close
文字的發展其實跟質的研究是差距非常大的一件事情

但是現在台語文字面臨到的一大問題就是
很多從事台語研究的學者
都想要推崇自己所創立的那一套文字

問題是  這些字有很多去掉形聲修辭之後
許多都是發明人自己一廂情願去定義的
像是前面那篇的火星字

又   看看這篇文章
裡面又夾雜著許多拼音  看起來真是痛苦

但是由上面那篇文章我們得知
事實上大多數的漢字  我們要用台語念出來其實並不困難
那我們何必又要為了少數念不出來的漢字
或少數沒有字的台語(音)去發明一些似是而非的怪字

前陣子教育部推出的台語三百字
其實就選得不錯

但是我對於一些字還是存有疑慮
例如33的"挾"  其實沿用漢字"夾"  就可以了
因為夾住東西並不一定都是人為的
像是鐵捲門  抽屜等

但是整體上來說
有很多字詞(尤其是片語類的)整理得很讓人感動
例如201的"小可(仔)"  翻成"稍微"
不論從讀音  或是字義上來分析  都很有意義

還有292的"一寡(仔)"  翻成一些
也是非常的入味


而裡面也不乏那些我們從以前到現在就使用過的音譯字詞
像是創治  查某
這些字讓我們看出語文發展的軌跡--
有一條路是人民自創  廣泛傳達後而成為正式用法的


說到這裡  其實我認為台語雖然是閩南地區的小眾方言(跟整個華人圈比)
但是他的根  其實還是建立在漢語上

所以在大多數的漢字都能讀出來的前提下
我們只要用意思去轉化讀法其實就能用台語念文章了

例如是"你有吃飯嗎?"
相信會唸的人至少都可以唸出兩種
1.你甘有....?
2.你有....麼?


而那些自創的台語字  他們所要第一面臨的則是傳播的考驗
畢竟要從頭開始學那些看都沒看過的字
人的接受度是很低的
拼音文字也是  會講台語的  誰也不願字看到自己的官方文字是國外來的符號
(當然我們用來拼音確保書面傳遞讀音的正確性則不在此限)


台語其實是很有趣的語言
但是現在其實光是台語文字就有很多爭論點
我所支持的這個理論當然也有人反駁

只是我認為在台語字系統統一出來之前
我們還要面臨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會說的人越來越少"

我在家裡都用台語跟我爸媽交談
我如果用國語跟他們說話  我會非常不自在
這也是我台語到現在還說得不錯的原因(應該不錯吧XD)

你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i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